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安徽史学】潘标:抗战胜利后杭州市商会复员与地方政府的经费依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0

 潘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在各类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主要内容:随着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开始将战时撤移后方的公私机构迁回收复区。杭州地方两级政府按照国民党中央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复员,商会被政府视为稳定地方经济与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优先纳入了复员序列。复员过程中,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费需求,各种税捐与摊派成为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杭州市商会处于政府与同业公会之间,为实现其“依法令商会应办之事”,积极协助政府征税与摊派;但当同业公会反对政府强征、强摊时,往往又协助反对政府各项加征。于是,税捐与摊派的协征与协拒成为复员期政商关系的核心内容,双方各自遵循某种受制于现实的行动逻辑。

核心观点:杭州市商会面对政府强征、强摊,反对之方式显得较为温和,绝少出现大规模集体抗争行动。这既体现了商会在地域上的异质性,也体现了在复员这一宏大框架下,杭州市商会在平衡政府与商人利益之间的困窘之状。

方法创新:利用未刊档案,以抗战胜利后政府复员为视角,研究商人团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纠葛。

学术价值:为多视角推动近代商会整体研究,以及不同地区商会异质性研究提供了思路。

社会效益:为当下商人团体如何维护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更好治理社会团体提供借鉴。